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信托返点网导读】
近期网上多条信息提到信托公司开始盯上定融了,并且成立了信托计划,投资金交所发行的政信定融产品。有人开始幻想:融资类信托规模受控,政信定融很吃香。我说你想多了。那不过是信托公司为了符合监管要求而设计的一种交易结构,主角仍是信托公司和平台公司,金交所只是个媒介而已。但掉过头来想想,既然这种操作是合规的,真正的政信定融是否可以借鉴呢?
近日,网上陆续出现了关于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投向金交所定融的自媒体新闻。
比如“政信三公子”公众号8月12日发表的题为“【独家】标准化理财产品的六大创新模式”的文章,其中第一条就提到【模式一:投资类信托+金交所】。
“xintuo”公众号在8月11日发表了题为“信托’非标转标‘新玩法:投股投债,居然还有投金交所定融”的文章,其中引用“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的观点:信托公司投定融是为了寻求更高收益率的资产,不得不下沉信用。
有不少投资者也关注到这个信息,有悲观者觉得信托太难了,也有激进派认为有信托公司参与,说明其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的。经行业多方求证,信托计划投金交所定融确有其事,但并非因为金交所定融产品的高安全性或高收益,而纯粹是信托公司为了合规要求所设计的一种交易结构。正如“银行-信托”通道一样,现在改叫“信托-金交”通道了。信托计划募集资金,投向金交所发行的债权资产,本次信托投资成为投资类,这完全符合监管的要求。对信托公司来讲,既做了业务,还挣了融资类的额度,若点难点又算什么呢。这样也好,就像这炎炎夏日里的一滴甘露,大家都能松口气。唯愿象“三公子”说的那样,不要轻易叫停了。因为平台公司面临的困境也一样,明明可以做信托,还计划了近期的信托额度。偏偏遇上信托严监管,这不是从本来就流动性不足的躯体里再抽血吗?既然金交所做个媒介可以搞定,那不是两全齐美吗?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发债,解决明年的问题。“xintuo”担心的也很有道理,因为金交所这个媒介可不管区域经济、交易对手评级、资产优劣等,只管底层资产是否符合要求,符合就能上。当然我们还是相信信托公司不会为了做业务而放弃风控,不会毫无原则地将信用下沉。而我隐约有些担心这样的模式非常完美地逃避了监管,比如在这种模式下,真正的融资主体和担保主体会上征信吗?如果不用,那会不会是隐性债务?唉,管他呢,能做业务,能正常运转不重要吗?反正不是我们能考虑的,只能安慰自己:存在就算合理。
还是梳理梳理政信定融吧。这个产品的设计,本来是让融资方以真实的底层资产更灵活地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也是让更宽范围内的投资者能参与政信的一种方式。但一直被许多“专家”诟病,以各种理由进行攻击。这下好了,实操版的教科书来了。平台公司,金交所,项目管理人都可以对此进行研究,借鉴其中的合规条款,做好政信定融在实操层面的管控,使产品在合规方面做得更加严谨。